利记·sbobet(中国)官方网站-手机APP下载利记·sbobet(中国)官方网站-手机APP下载

新闻动态 NEWS真实、正向、传递价值

当前位置: 利记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功效转化近况、政策状况、存在成绩及改良倡利记·sbobet议

日期:2024-11-07 21:08:34 / 人气:

  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重点应用研究型大学,办学文脉可追溯到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享有中国“制造业黄埔军校”的美誉。

  “光学工程”是上海理工大学的优势学科,在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学科带头人是中国工程院庄松林院士、顾敏院士。学科围绕太赫兹科学和技术、超精密光学制造、纳米光子学、超快非线性光学、生物光子学等方向的前沿科学问题深入探索,近年来,该学科承接了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863计划、国基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10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超过1.5亿元[1],主要服务社会的成果包括高性能太赫兹波谱仪及其关键元器件的研发、便携式荧光显微成像技术的开发以及医用临床光学仪器的制造。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是上海市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在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中同样被评为B+,特色方向是制冷及低温工程,该学科培养了国内第一个低温工程博士。此外还有“叶轮机械流动控制及检测技术”“智慧清洁能源技术与装备”“新能源材料与技术”“动力装备功能材料与关键技术”和“航空与舰船装备技术交叉创新”等学科方向,建立了多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2021年,学科在船关键部件与材料、先进医学与保障技术两个平台的舰船低振低噪声、舰船耐腐蚀材料、深海战略资源开采装备、医疗装备舰船化、海战救护装备等5个研究方向均取得阶段性成果。军用电子设备的隔振缓冲器、500米水深湿式电连接器、超低反射电磁屏蔽折射率匹配窗口光学元件、空间站系列风机等成果,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封锁,已服务于航空航天、深海装备、国防武器装备等领域。

  “生物医学工程”是上海理工大学最具特色的学科,是国家食药监局指导建设的唯一一个以医疗器械研究为主要特色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点,在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中位列市属高校第1。近年来,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承担国家、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100多项,横向课题近180项,总科研经费达到1.2亿元;发表科研论文900多篇;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1]。

  此外,学校的其他学科如“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也都形成了一批较为丰富的成果。目前,学校建有医疗器械领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个以及其他省部级重点平台共计49个[2]。

  医工交叉简单地理解就是生命科学、临床医学、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等学科的融合协同。上理工医工交叉的文脉可追溯到1907年的德文医工学堂。2003年,学校举全校之力深入推进光学、机械以及动力工程及热工程物理与医疗器械的交叉融合,优势学科中23个主要研究方向涉及医疗器械。学校在医疗器械学科建设方面积长达80余年的历史,是我国最主要的医疗器械人才培养基地,是全国唯一覆盖本、硕、博全阶段培养的医疗器械学院,累计培养2万余名校友分布在药监系统、各大医院和药械企业,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1位,其中20%以上为公司高管,例如微创医疗董事长常兆华、国药集团董事长于清明、迪安诊断董事长陈海斌等[3]。

  2018 年,上海理工大学借教委“卓越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项目实施之机,全面推行了医工交叉的战略。2019年9月,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共同发起建立“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和“医工交叉研究生院”,旨在通过医学与工学、理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利记·sbobet全站,共同解决医生们在临床实践中提出的真实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大力培养知识复合、有能力解决医学技术实际问题的医工交叉研究生。2020年1月,杨浦区人民政府、上海理工大学合作共建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市东医院、上海理工大学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成果转化基地,进一步深化了区校合作,加快推动优质科研成果的溢出和转化,助力杨浦成为全市乃至全国科技创新策源地。2020年5月,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携手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上海新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方联合共建“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平台”,打造了“医院-高校-研究院-企业-医院”的医疗器械产业闭环。

  2019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名单的通知》中明确强调高校是基地建设第一责任主体,有必要完善本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顶层设计。上海理工大学早在学校的“十三五”规划中便提前布局,重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将年度科技成果转化数量纳入学校发展的主要指标中,从服务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角度出发,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创新功能型平台、打造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及产业汇聚于一体的创新产业园,为科技成果高效率转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2021年新出台的上理工“十四五”规划中,学校更加聚焦科技成果质量和实效:大力提升行业企业认可度,积极促进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不断完善“政产学研用”科技创新一体化体系;更加重视体制机制创新:改革科技成果权益管理,完善作价入股、股权激励等机制,加强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服务,建设对接国际标准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一个涉及学校多部门协同的系统工作,为有效提高学校内部管理效率,理顺科技成果转化流程,加强各部门协同,上海理工大学成立了由分管学科建设、科研、协同创新与技术转移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总会计师任副组长,科技处、财务处、审计处等单位共同参与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领导小组,将领导小组的秘书处设在技术转移中心。

  在具体的职能部门设置上,学校设立了科技发展研究院(简称“科研院”)。作为学校负责科学研究、科技服务、学术交流的主管职能部门,科研院的主要职责是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政策,组织申报、管理和验收各类科技项目、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资源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平台等,开展科技创新团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进行科技成果管理及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经纪等工作。学校还成立了协同创新研究院,由副校长兼任院长,一方面旨在通过产学研协同,以创新任务为导向,协同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社会各类创新力量,开展协同创新工作;另一方面旨在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要素,加强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快技术成果转化。

  科研院内设科室中和成果转化有关的是成果管理科、横向管理科、技术转移中心。其中,成果管理科负责科技报奖申报及过程管理、知识产权申请及相关工作管理等;横向管理科负责技术合同的审批、认定登记申请、过程管理、验收结题、各类大型国际展会、产学研交流、技术经纪等;上海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以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依托,上海理工技术转移有限公司为运营实体,中心主任由学校科技处处长担任。技术转移中心主要负责管理学校无形资产、多元化推进和实施成果转化等技术管理与服务工作,通过技术转移工作站等创新模式,完成科技成果转化、人才交流合作、科研载体建设、国际合作交流等职能。

  负责运营上海理工技术转移有限公司由上海理工科技园有限公司全资控股。上海理工科技园有限公司是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运营管理公司,由上海理工大学和杨浦区人民政府联合投资组建而成。旗下还有上海理工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科技园内众创空间“集客空间”的运营主体)、蚌埠上理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上海上理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南通上理工科技园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学校科研院的院长同时兼任科技园的董事长,形成了科研院和大学科技园“一体两翼、统一领导、要素聚集、协同发展”的管理体系布局,见图2。

  在上海市、杨浦区的大力支持下,在上海理工大学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部署了一批医工交叉平台,包括分子免疫诊断试剂国家工程实验室、现代微创医疗器械及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康复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在2020年,由上海理工大学牵头,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新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上海理微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依托“两校一所”以及中科院系统的前沿创新资源打造医工交叉转移转化平台。“环上理”医疗器械产业带的蓝图正在徐徐展开。近年来,学校积累有十余项医疗器械领域的成果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有效解决了医疗设备、低值医用耗材、体外诊断试剂(IVD)等领域的国产替代化问题,夯实了成果转移转化的基础。

  2020年,上海理工大学获得565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授权[4],数量较2019年的459项增长了23.1%[5]。其中专利数量368件,排名上海市高校第6位。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的来源来看,来自机械工程学院、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和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的技术最多,分别占总数的27%、20%、16%和14%。2021年,上海理工大学技术交易规模数量质量双提升,其中技术合同交易数量超过600项,位居上海市所有高校第2位;技术合同交易额达2.7亿元,增长率达20%,位居上海市属高校前列。2021年3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021技术趋势:康复辅助技术》发布,其中上海理工大学的康复辅助(康复工程)技术专利数位居全球高校及科研机构第一位,在移动辅助及个人护理两个细分领域中,上海理工大学的传统及新兴技术专利总数亦居全球首位,在新兴移动辅助技术领域中,上海理工大学位列全球高校第3(前2名为上海交通大学、日本筑波大学)[6]。“十三五”期间,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积极对接上海理工大学“医工交叉”发展理念、搭建高校科技成果承接平台,实现成果转化近500项;其中高校成果转化占1/3[7]。

  近年来,学校承担上海市科委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建设,搭建医疗器械创新成果转化验证平台,并同1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上药集团、微创医疗、新眼光医疗器械等)、10余家医疗机构(申康,交大医学院等)、20余家投资机构(新微、联合等)以及多元化技术转移机构(上海市技交所、东部转移中心)共同助力成果转移转化以后的产品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和规模化,实现数百项成果转化落地[1],基本搭建了医疗器械产业领域的工程、需求、技术、产业、资金“五位一体”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从2013年起,上海理工大学已先后在长三角及周边地区累计建立了29家技术转移工作站[8]。每家工作站的站长都经过校内严格考核挑选,并长期驻扎当地。站长需要主动下企业和当地的企业家交朋友,以挖掘第一手的技术需求。学校老师再通过站长牵线,赴企业实地考察,进行技术洽谈和对接,最终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或制造工艺难题。截至2021年,工作站已收获横向课题百余项,主要涉及光电显示、医疗器械、机械等领域,真正实现了“技术带出去,需求带回来”。

  近两年,上海理工大学与台州市仙居县共建上海理工大学仙居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学院,引进培育医疗器械企业30多家,实现年产值超过10亿;与苏州工业园区共建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苏州分院,与无锡市锡山区政府共建无锡智能康复程技术研究院。2020年,上海理工大学牵头组建了长三角高端医疗装备创新联盟旨在助力长三角成为中国医疗器械发展创新技术策源地[1]。

  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先后在安徽蚌埠和江苏南通建立了分基地。其中,安徽蚌埠分基地获得国家级孵化器和国家级众创空间的称号,实现产值约10亿,为当地贡献了超过400万元的税收,帮助蚌埠市成为国家级高新区;江苏南通分基地获得江苏省孵化器和国家级众创空间称号,有效助推了南通市通州湾打造国家级江海联动示范区的建设工作[1]。

  在国际合作方面,上海理工大学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牵头发起并来自中国、新加坡、以色列、瑞典、加拿大等18个国家,涉及大学、行业协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大型经销商、科技园区、第三方医疗类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等成立“一带一路”医疗器械创新与应用联盟,打造具有生命力的医疗器械产学研创新应用生态体系。开展与古巴哈瓦那大学合作,建立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推动双向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平台建设,一方面把上海理工大学先进的医疗检测技术、医疗器械、制造技术、食品保鲜加工技术、纳米材料技术等科技成果推向古巴;另一方面,将哈瓦那大学处于优势的生物医药技术引入国内,服务人民生命健康需要。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开展技术、学术交流,探索国际合作模式,共同创新发展,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1]。

  近年来,上海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凭借长期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成就和影响力,被认定为教育部首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单位、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试点单位、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荣获“2019胡润上海新锐技术转移机构”称号。为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九部于2020年5月联合颁布《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同年10月,科技部公布40所试点高校院所名单,上海理工大学入选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

  自2016年起,上海理工大学先后出台一系列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件。2021年,学校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更新优化了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目前上海理工大学和科技成果转化有关的政策体系包括1个通知,明确了上海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领导小组的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和议事规则;5个管理办法、4个实施细则,涵盖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知识产权管理、职务发明披露、科研人员激励以及区域成果转化等方面。此外,上海理工大学还针对科技园发展建设出台了相应的成果转化意见,以及开放科研资源的相关办法。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成果转化,也专门制定了成果转化项目资助管理办法、扶持政策管理办法等。可以看到,在高校和科技园的共同努力下,上海理工大学成果转化政策文件体系初具雏形。

  2021年1月,学校印发《上海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明确了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机构及职责、知识产权的转化方式,完善了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明晰了科技成果转让程序,规定了科技成果完的责任和义务。根据上海“科创22条”的规定,允许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归属研发团队所得比例不低于70%。上海理工大学据此明确了科技成果转让在学校和成果完之间的收益分配比例原则。对于一般的科技成果,转让收益中的 50% -70%奖励给成果完所在的科研团队(作价入股的股权70%奖励给科研团队),其余部分归学校统筹管理;而对于那些为学校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成果,学校规定,其转让收益或作价入股的股权中的80% 奖励给成果完所在的科研团队。学校还规定,由学校统筹管理的收益部分中,30%归科技成果所属学院统筹管理,30%奖励给转化中介(含校内个人或团队,或校外第三方服务机构,不含技术转移中心工作人员),40%划拨技术转移中心统筹;无中介的,则除归学院统筹部分外,其余均归技术转移中心统筹。技术转移中心将统筹收益用于学校开展科技成果宣传、推介、评估策划等转化活动。

  这样的规定,一方面对重大项目给予了更优惠的待遇和保障,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另一方面还相应地给予了转化中介机构一定的回报,更有利于未来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可持续性。

  案例:上海理工大学“先投后奖”走通股权奖励路,完成全国首单科技成果转化递延纳税优惠项目[9]

  尽管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与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的所得税优惠政策,股权奖励递延纳税的落实过程依旧面临一定的困境,一是教育部规定高校“不得再以事业单位法人的身份对外进行投资”,存在“投资难”问题;二是高校注册成立公司后,其所持有的股份即成为国有资产,难以转让给科研人员,存在“奖励难”困境;三是若以高校资产公司(独立法人)身份投资并持股,进而向科研人员实行股权奖励,则难以被税务部门认定为高校的“直接股权奖励”,无法适用于递延纳税政策,存在“递延难”问题。

  十年前,上海理工大学在太赫兹技术应用领域取得如安检仪、肿瘤细胞诊断仪、地沟油检测仪等多项重大专项成果。为了奖励科研团队,学校采用股权激励的办法,决定将第三方机构估值近2900万元的4件太赫兹技术专利按80%的比例(2300万元左右)奖励给科技成果完成团队,但需要现金缴纳几百万元的个人所得税一度成为科研团队的燃眉之急。

  上海理工大学在与上海市相关部门数次协调后,决定走“先投后奖”的转化路。先由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理工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资产经营公司”)两个独立法人机构,上海理工大学占股90%,资产经营公司占股10%,共同成立上海上理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再由上海市召开“政策会诊”协调会解决国有产权处置瓶颈问题,并达成共识:上海理工大学有权自主决定对科技成果完成团队的奖酬方式和数额,无须市教委审批或备案。此后,上海理工大学将占股中的80%股权(约占公司股份的72%)奖励给科技成果完成团队,将其余20%股份划转给资产经营公司,顺利适配递延纳税政策。上海理工大学已在杨浦区税务局成功办理了《科技成果转化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备案,以太赫兹科技研发成果作为无形资产获得股权奖励的上海理工大学科研团队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1035.09万元,解决了团队的缴税难题。

  作为全国首单科技成果转化递延纳税优惠项目,上海理工大学太赫兹科技转化项目,有效地解决了国有专利成果产业化的难题,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一线科研人员的热情,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案颁布后,首个对科研团队“先投后奖”的技术转移转化示范案例。

  2017年6月,上海上理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兵器北方光电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华东光电仪器有限公司、上海大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高管团队共同出资,在杨浦区创办了华太极光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公司已将上理工的3种实验室样机转化为产品,进一步实现了太赫兹技术的产业化。

  上海理工大学“先投后奖”的个案被上海市凝练总结上升为制度成果:一是充分发挥新科技成果转化法、“科创22条”等政策的叠加效应,明确了上海理工大学可以自主进行股权奖励,“无须主管部门备案”,并以《会议纪要》为依据;二是新发布的《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以上海理工大学太赫兹技术等项目在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的瓶颈作为研究重点,力图通过立法,扫清制度障碍;三是细化和明确了高校院所可以自主选择的三种作价投资方式,其中包含“允许高校院所以自己名义直接将科技成果对外投资”。以上突破,为股权奖励递延纳税政策的落地实施提供了进一步的政策保障。自该政策落地实施以来,上海市共有14户企业、516人享受了股权激励递延纳税的税收优惠,递延税额共计8375.8万元。

  将成果转化类指标纳入学校教职工的职称评审标准:根据学校2017年出台的《上海理工大学教师及其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科研考核条件》,副教授、研究员、高级实验师、教授的科研考核条件中均包含了成果转化类指标,具体如下:在【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科研考核条件】中,将“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以上(限第1名)”列为可选条件之一;在【教授/研究员科研考核条件】中,将“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3项及以上(限第1名);或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2项(限第1名),并专利转让或使用许可经费大于5万元”列为可选条件之一;在【高级实验师科研考核条件】中,将“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以上或实用新型专利2项以上(发明专利限前5名,实用新型专利第1名)” 列为可选条件之一。由此可见,科技成果转化类指标全覆盖上海理工大学教职工职称评审标准,有助于畅通从事成果转化工作教师的职称晋升通道。

  为进一步完善教师分类发展机制,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上理工还发布了《上海理工大学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高水平代表性成果”聘任实施办法(试行)》,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学科研岗位人员,可通过“高水平代表性成果”聘任方式申报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校还设立了“教学擂台赛”“学术擂台赛”“工程擂台赛”等晋升渠道,优秀教学型、研究型、工程型青年教师可破格晋升。截至目前,上理工已经有3位教师通过代表性成果晋升教授,56位教师通过各类擂台赛晋升教授。

  明确科技人员校外兼职和离岗创业相关制度。学校专门出台《关于在职人员创业、担任公司管理职务的管理条例》,规范了学校在职人员创业的期限、申请审批程序、与科技成果转化有关的离岗创新创业管理以及相关责任,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等级晋升、年度考核等方面将创业期间取得的科技开发、技术应用、成果转化等业绩作为重要依据。

  上理工机器智能研究院创新推出“任务清单”考核管理模式。研发世界领先的原型样机、成功转让发明专利、制定行业标准、指导学生获科创比赛奖项、发表高质量论文、完成国家项目课题……团队的教师3年内任选完成“任务清单”里的两项即为合格,完成4项即为优秀。建设由领军人才领衔、青年人才为主的创新团队,并以团队整体接受3年期考核;赋予团队负责人充分的主导权,可以自主吸纳团队成员,并拥有团队津贴的分配权;对于领军人才,淡化个人考核,不以论文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而是将学科、团队建设与青年教师培养都纳入重点考核内容。“团队整体考核”模式让青年教师不再受论文“”,该研究院3年取得一系列成果:2019年,团队指导学生获世界机器智能大赛一等奖;2020年,团队研发的创新技术及系列成果获得中央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点赞;2020年,团队牵头制定了国内外首个《乒乓球机器人》标准;2021年,团队负责人李清都入选爱思唯尔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上海理工大学在与医学院共同建设的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基础上,在上海科创办、市经信委的支持下,以需求为导向启动了40个医工交叉合作项目。首先,由交大医学院和下属各大三甲医院的临床医生提出改进诊疗手段和医疗服务的技术需求。其次,由上理工医工学院根据相关需求,组织工程科技团队集体攻关。过程中,教师找准科研方向,学生通过参与应用型项目接受锻炼,积累技术经验。再次,科研团队形成初期产品,学校采用作价入股的形式与完进行成果的股权分享,由上理工参与建设的转化平台介入,提供专业的转化服务。最后,项目实现产业化。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的成功关键是实现了高校本职工作、医院临床需求的有机结合。对学校来说,这一模式帮助教师团队寻找科研方向,培养学生,切实推动了学科建设,与学校的核心定位和导向吻合。目前,已开展合作攻关项目160余项,有7项经专家论证已具备产业化价值,其中有3项已注册公司[10]。

  为提升技术转移人员业务素养、进一步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力度,经学校同意,技术转移中心突破体制限制,在事业编制不足、缺乏人员的情况下,采用固定编制+外聘人员的模式进行人员整合,公开招聘录用有能力的社会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服务与管理,形成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以市场化灵活的运作方式聘用技术转移工作站站长;设立技术转移专业岗位,为技术转移人才提供晋升通道;加强技术经纪人的培训与交流,提升技术经纪人综合素质。目前,学校现有技术经纪人28人。此外,学校还依托长三角卓越工程教育联盟五所成员高校的技术转移中心,制定了《长三角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工作方案》,联合培养五校技术经纪人,定期或不定期对技术经纪人进行科技创新、产业扶持、金融服务、人才引进、知识产权保护、教育培训等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培训,全面提升技术经纪人对政策的掌握理解能力。

  虽然上海理工大学已入选科技部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但是,就现有政策来看,学校对“赋权”的相关规定还不够完备,尚未出台相关的落实政策。近年来,各地开展科技成果所有权下放的改革探索,《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率先以立法形式,明确赋予科技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所有权。在沪高校如上海交通大学制定了《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细则(试行)》,探索“一元名义价格”转让等方式解决科技成果权属问题。

  建议上海理工大学参考各方经验,尽快出台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相关实施细则,深化机制创新突破体制障碍,推动成果转化落地的速度。

  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包括发明披露、权属分配、契约设计、收益分配、税收减免五个步骤,现有政策表明上海理工大学在七月设计这一环节的操作条件和程序还不够清晰。具体表现在:首先,虽然学校针对成果转让和技术作价入股出台了明确的管理办法,但是针对“技术许可”这一过程并没有详细的规定;其次,现有政策对“科技成果定价”这一流程解释得比较模糊,根据《上海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让遵从市场定价,交易价格可以选择协议定价、技术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确定。”但是对于具体的操作细节,比如,协议定价时应该在网站上公示的所有信息以及如果出现异议的处理办法并没有描述清楚。

  建议上海理工大学进一步设计更加完整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操作流程,针对专利许可等补充出台相应的操作条件和程序,针对成果定价流程,增加以专家评议、尽职调查和委托第三方机构评估的操作办法,完善异议、争端的处理办法。有条件还可以对每一项操作设计相应的表格或流程图,方便操作。

  上文的政策提到,科技成果转化后,由学校统筹管理的收益部分中有40%划拨技术转移中心统筹,用于学校开展科技成果宣传、推介、评估策划等转化活动。还提到学校在技术转移中心设立技术转移专业岗位、为技术转移人才提供晋升通道、加强技术经纪人的培训与交流。但是,公开政策并没有关于技术转移中心服务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管理规定,也尚未有关于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建议上海理工大学专门出台《关于技术转移中心服务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规定》,明确工作机制、服务平台的建设主体和建设目标,明确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任务或将技术转移人才纳入学校的相关人才计划。

  参考文献:[1] 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发展研究院提供数据.[2]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基地平台[EB/OL].

  上海理工大学校友总会提供数据.[4] 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发展研究院. 2020年度专利及软著授权情况. [EB/OL].

  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发展研究院. 2019年度专利及软著授权情况. [EB/OL]. 上海理工大学. 《世界康复辅助技术趋势报告》发布 我校康复辅助技术专利申请数量居全球高校及公共科研机构首位[EB/OL].

  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十四五”发展规划(讨论意见稿).[8] 上海理工大学信息公开网. 上海理工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审定稿)[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百佳案例之二十一——“先投后奖”走通股权奖励路.[EB/OL].

  吴启明. 美国高校技术转移做法对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启示.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改革创新研究所[EB/OL].[2021-09-05].

  近年来,多地兴起探索创建概念验证中心的热潮。尤其是自2023年底至今,陕西、福建、山东、海南、广东等省份密集发布相关政策,支持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或运行,以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力有效转化为产业竞争力。

  要了解什么是概念验证中心?首先要清楚概念验证能力的含义。海南大学科技园公司负责人表示,这是指技术转移机构在具备“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攻关的服务能力之一。

  概念验证中心,顾名思义,其首要任务是验证“概念”,然后再转化“成果”。它是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新型载体。

  从具体业务层面看,概念验证中心主要依托具备基础研究能力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企业来建设。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系列验证服务,包括原理或技术可行性研究、原型制造、性能测试、市场竞争分析、二次开发、中试熟化等。

  2022年10月,科技部印发《“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明确提出对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中试、产业化等不同阶段采取差异化的金融支持方式。此后,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在各省持续升温。各地希望通过“跨前一步”,填补基础研究成果与市场化之间的空白,助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概念验证中心就像一个‘筛子’,在精挑细选出有望成功产业化的技术成果的同时,也及时筛掉了那些难以市场化的‘概念’。”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总经理李博这样形容道。他认为,通过概念验证这一环节,相关单位可以用较小的代价,避免更大的损失。

  扶科技成果“上马”,助其闯关“最初一公里”,是各地建设概念验证中心的初衷。但各地出台的相关政策均有所聚焦与侧重。

  陕西省科技厅今年6月印发的《加快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围绕该省重点产业链和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以“概念验证+中试基地”双支撑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预计到2026年底,陕西将培育认定60个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开展500项概念验证等,进而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海南省作为正在加快建设、面积最大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其产业“赛道”布局,关系到未来区域发展质量和竞争力。为此,海南省科技厅出台的《海南省概念验证和应用验证中心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该省概念验证中心和应用验证中心建设,要紧紧围绕生物医药、石油化工新材料、人工智能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海、南繁、航天、高端食品、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

  山东省则通过“制”培育并升级概念验证中心。今年3月,山东省科技厅公布了首批6家概念验证中心(试点)名单,并计划6个月后进行考核。考核达标的单位,将正式成为山东省概念验证中心。

  江苏省出台的政策则更为具体,对概念验证中心团队人员构成比例提出了严格要求。例如,高校院所牵头建设的概念验证中心,其运营管理团队中的外聘专职人员应不低于40%,专家顾问团队中的外单位专家应不低于50%;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牵头建设的概念验证中心,其专家顾问团队中的外单位专家应不低于70%。

  江苏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对此解读时表示,概念验证中心既需要对早期科技成果开展技术可行性验证,又需要开展商业可行性验证,因此,不仅需要技术专家,还需要懂商业化的产业专家。同时,外聘人员可以提供来自外部的视角和专业知识,成为与外部合作伙伴沟通的桥梁。

  核心阅读:近年来,浙江杭州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相继建立30个概念验证中心,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完善培育机制,畅通申请渠道,提供全程服务……一系列创新举措有效帮助科技成果转化走稳第一步,科技企业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一环,概念验证则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聚力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相继建立30个概念验证中心,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实现“从0到1”的科技成果转化。

  要转化,得先验证。概念验证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仅靠企业自己往往实力不足,概念验证中心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选择,能够有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概念验证中心如何助力企业走稳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一步?记者进行了走访。

  2022年2月,杭州市提出加快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同年11月,又围绕五大产业生态圈,启动建设15家概念验证中心。

  杭州市科学技术局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处处长陈希杨介绍,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是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的重要环节。

  “在调研学习国内外一些经验做法后,我们制定出台了《杭州市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一边探索,一边推进全市概念验证中心建设。”陈希杨说,“我们按照‘定向组织+公开征集’的方式选育,先后收到近百家机构想要申报创建概念验证中心的需求。”

  “首先对照工作指引中的认定条件进行筛选,同时,团队能力及机构自身科研实力也是我们比较看重的。”陈希杨介绍,筛选出基础条件较强的机构后,再组织评审会开展现场路演,对这些机构进行遴选。“概念验证中心是围绕杭州的主导产业来建的,这在遴选过程中也会作为考量指标之一。”

  据了解,在首批杭州市概念验证中心中,有掌握着丰富科研资源的院校链条型概念验证中心,也有拥有成熟市场经验的大企业垂直型概念验证中心。

  在杭州,概念验证中心采用“先创建、后认定”的方式进行培育和建设;在服务模式和收益方面,各验证中心结合自身基础进行探索。“我们对培育型概念验证中心予以50万元补贴,成熟认定后,会根据服务绩效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陈希杨介绍,“今年我们将通过综合评价,选出几家在培育期已发展成熟的创建单位,进行正式挂牌。反之,做得不好的则会面临淘汰。”

  “我们从事的人工智能建造是一个交叉领域,将建筑学和人工智能这两个学科融合成适配市场需求的领域,难度不小。”墨力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李天翔介绍,作为一家专注人工智能和数字建造领域的科技企业,企业的顺利发展离不开概念验证中心的帮助。

  大学毕业后,李天翔和团队研发出一套智能建造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想要实现落地转化却困难重重。“如何验证市场前景、评估产业化潜力等,都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李天翔说。

  2023年1月,李天翔的操作系统经推荐,进入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的杭州市大数据智能概念验证中心项目库。“中心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人工智能普适化平台等,帮助我们验证操作系统的可行性,并围绕产品体系给予研发支撑。”李天翔说,两个月后,项目得到初步验证,公司顺势成立。

  除了推荐渠道,杭州市大数据智能概念验证中心还通过发布入库项目征集公告,招引了一批优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类创业项目。“概念验证中心收到申请后,会组织评审会,邀请学术、产业、投资界等领域专家,结合中心资源,评估项目技术价值和商业化前景。项目正式入库后,我们将围绕团队发展需求,安排相关专家进行度辅导,加速验证过程,推动项目尽快转化落地利记·sbobet。”大数据智能概念验证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我们入驻研究院的国家级孵化器后,享受房租减免政策,并在概念验证中心专业服务团队的指导下成功申报了激励项目,获得萧山区创业启动资金等扶持。”李天翔告诉记者,概念验证中心为企业提供了政策、人才等方面支持,减轻了企业在初创期的资金压力。

  “从概念孵化到企业化运营阶段,大数据智能概念验证中心给我们提供了清晰的发展思路。”李天翔说,企业运营后,概念验证中心还针对企业架构提供了相关咨询服务,并帮忙对接资源,“整个服务流程很完整,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目前公司已有数百万元的订单落地。”

  “经过中心评估,你们这款绵柔保湿纸巾的技术概念,达不到同类进口产品水平。想解决就要继续进行技术攻关,建立产品标准体系,再考虑转化。”

  前不久,某纸巾生产企业联系到杭州市杭化生物基新材料概念验证中心。“信心满满地找来,没想到还是跟市场热销产品存在差距,给我们浇了盆清醒的冷水。”企业负责人说。

  对此,杭州市化工研究院院长、杭州市杭化生物基新材料概念验证中心主任姚献平直言不讳:“概念验证的目的在于揭示科研成果是否具备转化潜力,我们的科学判断很重要,必须对前来验证的企业负责。”

  在姚献平看来,科技成果转化流程是个闭环。在验证过程中,首先要对整个转化链条进行识别,帮助项目团队找出缺链、弱链部分,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填补、强化,把第一步走稳。

  “科技成果转化是系统工程,项目立项是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品生产工艺是否完善,以及项目团队是否专注于发表高质量论文而忽略转化条件等,我们要对这些关键步骤严格把关。”姚献平说,像这家纸巾生产企业,就是看中了市场而忽略了技术攻关,“将其吸纳入中心后,我们会先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再指导成果转化。”

  在这个过程中,概念验证中心除了在技术研发、中试验证、应用推广、指标检测等方面提供相应支持,还会成立指导小组,从技术、工程化、资金等方面同步进行指导。

  李天翔对这一点深有感触。“刚入驻不久,杭州市大数据智能概念验证中心就为我们组织了一次媒体访谈,让我们详细介绍了公司特色、未来前景等,让市场更全面地了解我们。”李天翔说。

  “目前我们概念验证服务专业化人才队伍中的专职不少于5人。此外,还建立了由院士领衔,包括学术界、产业界、投资界等专家组成的概念验证服务顾问专家团队,总人数超过20人。”姚献平说。

  “概念验证体系紧密链接先进技术、孵化体系、产业应用,有助于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将有力支撑杭州全产业链发展。”杭州市副市长胥伟华介绍,下一步,杭州将整合创新资源、加大要素匹配支持,加快构建集项目、人才、资本、场景、平台、企业于一体的生态体系,吸引更多创新技术(项目)来杭验证,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HTML地图 XML地图 txt地图